从高通三星阿里巴巴挖人,小鹏汽车自动
2023/3/8 来源:不详小鹏汽车副总裁吴新宙
软硬件一体化实力一直是新造车厂商们强调的差异化优势。程序员日,带有明显“程序员”基因的小鹏汽车也选择在这一天展示智能技术阶段性成果。
两位负责小鹏汽车智能化业务的副总裁主导了本次技术分享日活动。
一位是年加入小鹏汽车、出任副总裁的纪宇。他负责小鹏汽车互联网中心、客户服务与运营中心相关工作,是小鹏汽车智能化的主要产品设计者。
另一位是刚刚加入小鹏汽车一年的吴新宙。年,在高通自动驾驶担任负责人的吴新宙加入小鹏汽车,担任副总裁、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开始全面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美国及国内的整车技术路线规划、业务及团队管理。
(详见钛媒体前文:高通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宙加盟小鹏汽车,与谷俊丽并任VP)
两人分别介绍了小鹏汽车现阶段在汽车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团队架构、理念及技术路线。
此外,当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首份“数说智能汽车——小鹏汽车智能化运营报告”,全面解读智能汽车概念及购买人群的属性,并基于功能的应用形成了能够展示小鹏智能能力的用车数据报告。
钛媒体注意到,该运营报告不但显示了小鹏汽车整车OTA升级迭代的成绩,还详细报告了自动泊车、ACC等功能的使用频率。
钛媒体摘选几项重要运营数据如下:小鹏汽车整车OTA升级达6次,更新55项新增功能,实现项功能优化;自动泊车月使用率达到70.4%,月使用次数达3.2万次,月节省时间长达.4小时。自动泊车场景覆盖已从62%提升至80%;ACC自适应巡航月使用率达81.3%,月驾驶里程67.8万公里,月驾驶时长1.2万小时;LCC(车道居中控制)月使用率48.1%,月驾驶历程53.7万公里,月驾驶市场小时;AI助手小P累计被唤醒.9万次。使用支持多张人脸登陆及启动的faceID系统超过95%。
各地挖角,小鹏汽车中美技术团队公开
本次技术日活动,纪宇和吴新宙也公开介绍了小鹏汽车互联网团队及自动驾驶团队人员构成,其中数位都是被刚刚挖到小鹏汽车的技术大牛。
小鹏汽车互联网团队主要分为北上广三个团队。
广州团队,负责大数据平计算、互联网云平台、技术中台、OTA,负责人为黄荣海,他曾任阿里巴巴研发总监;上海团队主要负责地图导航、车载系统及应用生态,负责人刘凡凡曾在车载导航供应商泰为任职;负责车载系统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刘毅林,曾为斑马网络高级设计专家;北京团队负责人工智能、感知融合交互与语音,负责人为赵恒艺,曾为乐视语音CEO、思必驰副总裁。吴新宙也在现场介绍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团队。
鉴于吴新宙本人也才刚刚加入小鹏汽车1年,该团队可以说刚刚成型,但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团队分布在中美两个国家、五个城市(北上广、硅谷、圣地亚哥),人数已经从去年的多人增长到人。
中国团队分北上广三大团队。
其中,北京团队主要负责小鹏汽车AI视觉感知,负责人为小鹏汽车首席科学家郭彦东,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研究员。上海团队主要负责高精度地图及SLAM,负责人为高炳涛,他是原宜高美(Ygomi)研发负责人。广州团队主要负责整车集成、规划及控制、大数据等工作。团队leader为小鹏汽车10号员工肖志光,他同时也是小鹏汽车第一代自动驾驶量产的主导者;林一树为大数据团队负责人,他曾是LinkedIn技术负责人。美国团队分硅谷团队及圣地亚哥团队,主要负责人皆来自高通、三星、Drive.ai等公司。
其中,硅谷团队负责感知、行为规范的研发。原Dirveai联合创始人王弢在两三个月前加入小鹏,负责北美视觉感觉团队;原百度Apollo成员李力耘则负责自动驾驶行为规范。圣地亚哥研发团队负责传感器融合及高精定位。北美公司COO兼硬件架构负责人为原高通自动驾驶芯片负责人、多媒体RD负责人BennyKatibian。软件总负责人为原高通CRD软件总监ParixitAghera。自动驾驶定位技术负责人为原三星SLAM负责人VigneshSethuraman。在中美分工上,中国团队将更多与供应商、整车、测试等环节对接,负责技术落地;美国团队负责将感知等技术深化。
吴新宙在群访中说道,“打一个比方,现在小鹏的中国团队是主板,美国团队是插件,最后集成调试是由中美团队共同完成。目前运行状况也是比较好的。”
而在中美团队如何配合这一问题上,吴新宙表示,他在高通时就负责多国合作团队,此外,小鹏汽车强调一个团队、同一Leader、任务分工都一致,尽量让中美团队保持步调一致。“绝对不能出现中国做L2,美国做L3的情况。”
自动驾驶量产时间表已出,本土化是重点
从差异化来讲,无论是做第三代互联网汽车也好还是自动驾驶也好,小鹏汽车都强调了研发本土化的重要性,小鹏汽车本土化的解决方案,将主要解决道路环境、交通环境、驾驶人习惯三大问题。
“小鹏汽车一定是以中国场景,中国用户为根本,这是我们主要的差异化来源。”吴新宙与纪宇不止一次在活动中提及本土化的重要性。
吴新宙介绍,小鹏汽车自研突破L2级“自动驾驶辅助”架构,是国内首批采用“自动驾驶架构”的量产产品,此外,拥有国内唯一能够实现端到端研能并量产产品的XPILOT3.0。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拥有区别于其他传统厂商端到端全闭环自主研发优势,拥有感知、定位、规划、决策的核心算法研发能力。同时,小鹏汽车已建立了车端、云端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基于实际数据的算法快速迭代,通过OTA给用户不断增强的自动驾驶能力,持续优化自动驾驶方式。当前行业已量产的只有特斯拉与小鹏汽车两家企业。”
小鹏汽车也在本次技术分享日上给出明确的量产交付时间及城市场景自动驾驶时间。
其中,阶段一、阶段二已经实现,小鹏G3已拥有XPILOT2.5自动驾驶辅助能力。
阶段一:,XPILOT2.0正式产品化落地。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实现量产;端到端自研实现数据闭环的自动泊车系统量产。阶段二:,XPILOT2.5支持自动变道辅助。辅助驾驶能力从单车道向多车道迈进;首次实现遥控泊车的量产。阶段三:,XPILOT3.0第三级自动驾驶释放。高速自动驾驶实现量产;全自研度感知能力量产;基于AI的智能座舱量产。阶段四:,XPILOT3.5全场景第三级高速自动驾驶。实现高速自动驾驶能力的全闭环;基于停车场(代客)自主泊车量产。阶段五:,XPILOT4.0面向城市的自动驾驶能力释放。提升城市行车效率解决城市行车安全痛点。通过OTA实现XPILOT3.0向XPILOT4.0迭代阶段六:+,XPILOTX局部的全自动驾驶能力释放。小鹏汽车也在现场宣布,能支持升级到XPILOT4.0的智能硬件基础及多项智能功能将在明年第二季度上市的小鹏P7上率先落地。
这些功能包括小鹏汽车刚刚发布的IFAA金融安全技术级数字钥匙等。此外,小米NFC钥匙、阿里巴巴小程序生态也将率先落地小鹏P7智能车机系统。
而针对老用户,纪宇也在群访中表示,正在探索更多老车型升级方式,不排除娱乐、自动驾驶硬件升级等更换策略。(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