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汽车维护成本,和交通事故的处理

2023/9/8 来源:不详

民国生活四

在民国时期,不仅汽车售价很贵,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而且因为零部件完全不能国产,汽车轮胎和备件都需要远隔重洋运过来。所以当时汽车的维护成本很高,保养修理的费用都贵得离谱。

而且除此之外,汽车的修理和驾驶人才也都比较稀缺。当年的汽车驾驶员特别是修车工人,可都是高收入职业。

一、汽车轮胎价格高得离谱

当时美国卡车发动机不过60多美元一台,中国完全有能力买零件拼卡车用。但是除了张学良曾经于年建造民生汽车厂,和阎锡山曾经组装过山西牌汽车之外,当时国内的国产汽车工业并无寸进。直到年,才在上海浦东出现了中国第一个汽车装配工厂。不过该厂仍然毫无生产能力,只是负责把船运过来福特汽车散件组装起来。

所以那时候不仅汽车贵,维修成本和备件更是高的离谱。而且最大的问题,是那时候中国没有自己的橡胶工业,国产轮胎特别是充气轮胎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当时的轮胎不仅数量稀少,而价格更是贵出天际了。当年一条全新的邓禄普轮胎,售价就是50块大洋,换一套四个轮胎就要大洋,按照北大图书管理员8元月薪计算,这换四个轮胎就需要25个月不吃不喝了。

而那时候的老款汽车,车轮是装在车身外面的,并没有什么保护,所以还非常容易受损。那时候自然也没有什么钢丝胎,所以一旦有个刮蹭,那轮胎就会损坏。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专门蹭轮胎的骗子。

这种骗子会提前准备了一些废旧轮胎,想碰瓷的时候就换上一两只旧胎,然后专往人多车多的地方开。当看见一辆汽车开过来,他就跟人家蹭轮子。然后就是轻轻一碰,这轮胎就爆了。这个时候对方也没有办法,只好赔给他一笔购买新轮胎的钱。

这么一次碰瓷,几十块大洋就到手啦,已经等于白领们几个月工资了。

二、稀缺的汽车维修人才

而除了备件昂贵,当时懂技术的维修工人也不多。当时要成为一名修车工,必须使用汽车模型来反复练习,定期观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最关键的是那教材可没有中文版,你要有英文基础、会阅读全英文版教材。所以这个工种在民国,那可是一件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

所以那时的汽车修理工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当年人家可不叫修车工人,而是把这些懂西方技术、从事机械制造、机器修理等行业、拥有一技之长的的工人叫做“外国铜匠”。“十里洋场、外国铜匠”,那可是一份令人称羡的职业。

而这样的高等人才,收费自然是令人乍舌。当时换一个化油器要70大洋,维修电器设备更是要大洋。那时候国府大员陈诚的福特汽车大修,一次就花了整整一根金条!而到了抗战时期,随着汽车数量的大增,汽车修理工还能和军政要员称兄道弟,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而修车收费如此之高,他们的个人收入自然就很高,每个月至少也是上百块大洋。这在当时的上海,妥妥算是高薪一族了。

当年在“外国铜匠”的队伍中,宁波人或祖籍宁波的人几乎占居了半壁江山。他们收入很高,社会地位也不低。而高薪也带来了高消费,他们的的私人生活也非常丰富:大背头、定制西装、皮夹克、咖啡厅、舞厅是他们的标志。那时候“外国铜匠”们在工作之余,会换上白衬衫和西服,去外国咖啡厅优雅地喝着咖啡,会熟练地用刀叉品尝高档西餐,嘴里一口“洋泾浜英语”,这就是民国时期汽车修理工时尚生活的写照。而即使是建国后,外国铜匠们凭着一手技术,仍然能拿到不菲的收入。当时镇海人叶良富在年,其月酬也有九十元,外加十几元的膳贴,每月能有一百多元的进账。

而除此之外,有的居心不良的外国铜匠,还会和不法车主相结合,去取得一些“灰色收入”。当年有的上海人会显摆爱烧包,有时候会借别人的车出去风光。这个时候会有些居心不良的车主,在出借之前换上几个坏掉的零件。借车的那位兴高采烈上路,走着走着就抛锚了。那可是借来的车哦,在自己手上出了事儿,多没面子啊,就只能赶紧花钱去修。而这修一回车,那可是至少也得花个上百大洋的。而这修车的外国铜匠,自然会有提成和这车主分。

当时如果“买卖”好,一个月甚至会有几百块大洋的进账。这灰色收入,拿的也是很爽的。

三、汽车驾驶员的培养

而除了汽修专业,当年的汽车驾驶员也是收入不菲的高等职业。当时的汽车种类繁多,世界上有名的福特、雪佛兰、别克、林肯、凯迪拉克、奔驰等品牌都有,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兵还带来了最时髦的威利斯美式军用吉普。这些汽车来源各异、操作方法有不同、甚至驾驶座也有英式的右侧和美式的左侧。驾驶这样的汽车,自然就需要专门的驾驶人才。

而在当时,会开车的人可不多。别的不说,那时候的汽车可没有转向灯。司机上路前得学会打手势,像过去骑自行车一样,想减速或刹车,要把一只手臂伸出车窗外,小臂伸直,手面向下指。这些手势统称为“手号”,是民国司机必学的课程。

所以一般有车的富豪,都要用一个司机,当时司机的月薪为二十元。而随着汽车的逐步引进,相关的人才培养则相对滞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缺少从事汽车运输业的相关人员,那时候司机、管理人员和车务、工务等人员,可是无一不缺的。

李葆发在《一年来安徽建设之概况》一文中所云:以原有之人才支配,不复以应数路之用。

所以不少地方在成立公路管理处时,也会创办相关技术人员的训练场所,开设驾驶速成班——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驾校。不过哪怕是速成班,这要求也不低。当时的招生章程规定:需要具备高小的文化程度,品德端正,身体强健,年龄还要在18-25岁,经过入学测试之后才能正式上课,上课时间一般是两个月。而课程也是相当丰富的,年安徽省技术人员训练所驾驶速成班的课程主要有:

1.党义

2.汽车修理学

3.线路电学大义

4.驾驶练习

5.汽车管理法

6.行车规则

7.英文机件名称。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每日的例行训话、体操、机司日报等等。而那时候学车,因为油价昂贵,也没有那么多油给你上路实际驾驶。所以那时候刚学车的时候,是“旱鸭子游泳”。教练会用千斤顶把车支起来,用四个木马垫牢车身,车轮全部离地。学员上车练习启动、换挡——这场面被王多鱼看到的话,估计会果断投资这个项目的吧?

而练得既然马虎,这考驾照自然是很简单。什么科目一科目二那是一概没有,什么倒车入库也不会考。那时候就是拿10根杆子,围成一个T字形小道,考试时学员把车开进去再倒出来,不碰杆就算过关。

所以民国时期这种课程,虽然看起来很正规严谨,课程也很多,到绝大多数都是理论,这实际操作能力那是拉垮得很。而即使是这样的简单培训,随着当时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这驾驶员也是数量不足。而既然技术不过关,那事故也就是频发的。

四、民国时期的交通事故

民国时期的道路情况很差,所谓“汽车路”也多数只是砂土路、而且是单车道,主要路口也没有什么红绿灯。这车辆更是不统一,既有左驾的也有右驾的。再加上“旱鸭子学游泳”式的驾校培训,这驾驶人员的技术自然也不怎么样。种种因素之下,也造成了交通事故会时有发生。那么当年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又会怎么处理的呢?

这个你不用担心,民国时期拥有车辆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高人一等的洋人。所以无论你发生了什么事,哪怕是撞死了人,那也是没有什么法律责任的,只需要赔钱就行。在年安徽省公路管理处颁布的《安徽全省公路管理处汽车伤人处理章程》,和之后年、河南省颁布的《河南省公路长途汽车伤人处理规则》中都规定:

汽车伤人分为了四种情况:汽车司机的过失,被伤害人的疏忽,被伤害人故意所为,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对于这四种情况的具体处罚措施,在颁布的章程中都有说明。

如因为司机的过失导致了他人受了轻伤,那就要赔付5元以下的医药费。

重伤的需要赔付50元以下的医药费。

万一致残了,不仅要给50元以下的医药费,还得给元的抚恤费。

而致他人死亡的,则需要赔付元的丧葬费即可。

看清楚了吧,哪怕是你撞死了人,而且是你的全责,你也只需要赔偿元,不过是三条轮胎的钱!

而这还是判定你全责的情况下。如果由于被伤害人的疏忽,被伤害人故意所为,或者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那赔偿额度自然是大大下降,甚至还会免赔。所以在民国时期行人想搞“碰瓷”,那可是妥妥的高风险的职业,万一自己演得不像,被开车的司机发现是故意所为,那么自己的伤可就白受了,不仅得不到任何医药费的赔偿,妥妥地还会被人家暴打一顿。

所以种种原因之下,民国时期拥有汽车的达官贵人、富豪洋人们,那可是风光的很,在大街上横冲直撞,普通老百姓避之唯恐不及。那时候汽车撞人,特别是高人一等的洋大人撞了人,那多数时候是白撞,运气不好的还要挨打。至于什么酒驾醉驾入刑,那更是没有的。

做为一个国统区的普通老百姓,那是真的妥妥的三等公民。

五、解放区的美国人撞死中国车夫被判刑

而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在解放区却是另一个判罚结果。那时候山东烟台是解放区,在年5月23日下午,就发生了一起美国人撞死中国人力车夫,然后肇事逃逸被现场抓获的恶性案件。

事故的肇事者,是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驻烟台办事处职员,美国人,名叫阿力克·史鲁域琪。他在肇事逃逸时,被在现场的山东大众日报社社长匡亚明的警卫员李万槐,持枪追上并当场抓获(在战争期间,该报工作人员大都佩枪)。而被撞车夫叫杨禄奎,于当晚11医院(医院)身亡,时年45岁。

“杨禄奎事件”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