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驾驶3天,给我的亲子教育带来4点启示
2023/6/2 来源:不详怎么确诊是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85648.html
最近我在学习驾驶。这个学习过程,给我的亲子教育带来4点启示。
驾驶技术的学习
今年1月初我报考驾照,科目二只上车练习了1次,熟悉方向盘的操作和踩离合器控制速度。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再也没练习过。
4月7日,教练通知我去练车。一共4个学员,他们3个都已经考过了科目三,现在来学习科目二的S弯和直角转弯。教练让我们4个人一起听他讲解。
教S弯的时候,教练让我们先找“点位”,如何找点位,要看“左前角”、“左加强筋”和S弯两条线的距离。我一脸懵懂,教练的话,我听起来好似“天书”。
讲解完毕,教练就让每个人上车操作,他坐在副驾驶上指导,什么时候往哪个方向打方向盘,打几圈。
开始上车操作,我们几个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出错。我毕竟是第2次练习,更是手忙脚乱。教练让我向左打1圈,我要想一下,哪边是左,方向盘转一圈,我的手应该到什么位置。我一会儿把车踩停了,一会儿又转错方向。教练一边责备我,左右不分,不按他说的做。一会儿又啧嘴,叹气。搞得我严重怀疑自己的智商。
学驾驶学驾驶
教给孩子明确的概念
学习驾驶3天,前两天对教练的讲解,我的大脑处于混沌状态。琢磨了两天,又到抖音看了很多学车视频,我忽然领悟了转S弯的技巧。再回想教练的教授过程,发现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这次因为是跟着前期学员一起学习,教练没有单独和我讲解“左前角”“左加强筋”是哪里。其实这就是概念教学。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重视“概念教学”,你得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一个东西是什么,不是什么。
比如教孩子认识平行四边形,首先得让孩子知道它“是什么”——有4条边,两组对边平行;“不是什么”——边数不足4条或者超过4条,且两组对边不平行的都不是平行四边形。
同时可以发现,有时候孩子学不好,并不一定是孩子的问题,可能是父母或者老师“讲不清楚”。
概念讲解讲清楚概念
分步解决
我第一次学车时,教练只给我讲了方向盘的打法,就直接开车在场上转了2圈。第二次上车直接练S弯,我手忙脚乱,当然走不好。教练说,不就是找点位么?很简单啊!那是我笨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思索一番后,我觉察到问题的关键:没有分步练习!
首先最重要的离合器,我还没能控制好,速度忽快忽慢。其次,我方向盘操作不熟练,老是出错。最后,因为练习次数少,教练讲解的“点位”,我没能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在头脑里“想一下”,才能作出反应。
驾驶技能其实是一项综合技能,必须把每个单个技能掌握熟练了,才能灵活运用,那样驾驶就不是个难事了。
同样,孩子的学习亦是如此啊!
5岁多的女儿学习数正方体个数。在成年人看来,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啊!当我们教孩子,尤其当孩子屡教不会的时候,我们会着急甚至对孩子不耐烦,更有父母认为孩子理解力差!但,父母们有没有反思,其实是我们教孩子的方法有问题呢!
就数正方体这么个看似简单的技能,也是由许多子技能集合起来。
首先,孩子得会数数,具备把具体事物转化成抽象数字的能力。其次,要掌握数数技巧,“一摞一摞”地数,或者“一层一层”地数,才会避免少计数或者重复计数。
所以,大人在引导孩子学习的时候,首先得想想:这件事,还能拆解么?
分步解决数正方体
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
练车时,我每出一次错,教练就会啧啧嘴,叹气,批评。所以,我内心很害怕练习。他在旁边我也比较紧张。如果不是看到其他学员也是错误百出,我真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差!成年人都如此,更何况各方面都很弱小的孩子!所以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们也要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
儿子小的时候,我对他批评比较多,那时候的我,过分地追求完美,打击他。儿子现在六年级了,做数学题时遇到难度稍微大点的,就会不自信地说:“我不会,我不会……”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必定是与家庭教育有关。这些年,为人母,为人师,我充分认识到这句话的正确性!在养育二女儿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多鼓励、少打击。我不会轻易地否定、嘲笑她。现在,每当女儿学习遇到困难时,她就会说:“没关系,我多练习几次就好了!”
不要以为,批评孩子是对他们严格要求——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严格!即使孩子不表现出退缩,自信心也会受到严重打击!绝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越挫越勇。因为生物都有这样的共性——趋利避害!
多鼓励多鼓励孩子
学习是一个不断反复、思考和实践的过程
学习驾驶前两天,老师讲的课程我完全摸不着头脑。我先要反复默念几遍才能记住老师的话,然后再去思考这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就到抖音中搜索相关教程,根据教程假想汽车,反复模拟练习。在陪孩子户外运动时,我甚至会用健身器材当做方向盘练习。等下次练车时,再实践一番。第三次上车,同车的学员就说我进步挺大的。
我领悟到,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反复、思考并实践的过程。
6岁的女儿给朋友们讲故事,朋友们惊叹于她的记忆力和表达力,都夸她聪明。其实,哪里是女儿的智商高于常人,她只不过做到了——重复、思考、实践。对于她喜欢的故事,她能听几十遍。听多了,她尝试着讲出来,而复述这个过程需要她先思考如何去组织语言,最后讲出来的过程即是实践过程。
思考总结:
做父母的不妨尝试着去学习一项新技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学习或者教学的底层逻辑,更好地引导孩子。
在教育孩子学习时,我们要教给孩子明确的概念;把一件事情分解成若干小步骤;多鼓励,少批评孩子。学习就是一个不断重复、思考并践行的过程!理解了这些,学习也就不是件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