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polloMoon奔赴无人之境

2022/12/3 来源:不详

白癜风可以吃海鲜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28/6361298.html

自动驾驶的故事讲了这么多年,究竟到什么时候,大家能真正体验一把没有司机的无人车?

百度Apollo说,现在就可以。

10月28日,以「奔赴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百度「ApolloDay技术开放日」在北京举办。在活动现场,百度公开展示了极狐版、威马版和埃安版三款Apollo第五代共享无人车(更洋气的英文叫法是Robotaxi),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ApolloMoon。

更关键的是,ApolloMoon并不是许多车企发布会上常见的「概念车空壳」,而是实打实能够在大马路上行驶的量产车。

活动当天,百度在北京首钢园区同期举办了极狐版ApolloMoon的试乘体验。

不过在介绍实际体验感受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ApolloMoon本身。

早在今年6月,百度Apollo已携手ARCFOX极狐发布了基于阿尔法T打造的ApolloMoon量产共享无人车。

「太长不看版」核心亮点如下:

ApolloMoon均是前装量产。生产线前的分装工序全部在合作车企生产线上完成,不再是把量产车先买过来,再加装上激光雷达的「帽子」。

这带来的好处,自然是整车的工艺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升。

整车总算力超过TOPS,车顶采用了1颗禾赛定制激光雷达,并在车头底部搭载1颗安全冗余激光雷达;车身四周配备了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前三后二),达到L4级自动驾驶级别。

无人车底层采用百度Apollo「ANP-Robotaxi」架构,对于这套架构的具体表现,大家同样可以点击我们此前拍摄的视频实测百度ANP:不靠激光雷达的城市自动驾驶辅助也靠谱?来具体了解。

用官方自己的解释,「只要是支持了百度ANP的量产车,上面加上一个车顶接驾屏和一个定制激光雷达,就能成为ApolloMoon共享无人车。」

无人车天天在路上跑,风霜雨雪导致雷达、摄像头精度出现问题怎么办?

百度Apollo工程师提前想到了这个问题,为这些传感器配置了自检和自清洁功能,能够确保复杂天气及复杂城市路况下的安全行驶。

自动驾驶安全保障层面,采用46项安全保障技术和59项出行服务设计,具备全传感器及计算单元冗余,复杂城市道路送达成功率高达99.99%。

这背后还包含一个很有意思的5G云代驾系统,咱们后面再详细介绍。

最后是成本可控:极狐版ApolloMoon整体成本下探至48万元,是业内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总之,在看完试乘前的介绍PPT后,我突然意识到,这次活动虽然叫「ApolloDay技术开放日」,但其实并没有介绍太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参数,也没有吹嘘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技术多么先进。

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在努力地告诉大家,L4级自动驾驶不再虚无缥缈,ApolloMoon是真的能够量产下线、在大街小巷中行驶的「真车」。

接下来,就来聊聊我此次在北京首钢园,用5分钟时间短暂试乘ApolloMoon,行驶2公里体验到的一些亮点。

「你之前体验过我们的第四代无人车吗?」这是在当天的活动中,我被工作人员问到过最多的一个问题。

当我做出肯定的答复,并询问新版本究竟有什么变化的时候,工作人员们则会反复强调同一个答案——没有人,真的没有司机,连安全员都没有。

我:……

不过说实话,对无人车来说,这种「感觉不到和人工驾驶有什么区别」的平淡感恐怕才是最可贵的进步。

这次试乘ApolloMoon正和大家平时使用滴滴等APP叫车的体验无限接近。

首先,无人车并不是工作人员提前「安排」好的,需要乘客自己在指定上车点使用手机里的「萝卜快跑」APP选定终点,呼叫车辆。

当ApolloMoon到达上车点时,乘客需要在车辆C柱后的触摸屏上输入手机号验证,车门会自动开启。

进入车内,系好安全带,在前排座椅后的交互屏上点击确定就能开始行程了。

当然了,如果你这时往前排看,方向盘后方和前排座椅空空荡荡,没有司机也没有安全员。

行驶过程中,无人车已经可以做到精准识别红绿灯、开启转向等掉头等常规驾驶动作。

整体动作已经相当平稳流畅,让人感受不到和人工驾驶的区别。

此前最让自动驾驶系统头疼的路况是什么?雪糕筒。

ApolloMoon在遇到施工路段时,已经能够准确地识别雪糕筒,顺利避让前行。在前排后显示屏中也能实时显示施工带中的障碍。

除了对固定物体实现精准感知,ApolloMoon对移动中的行人、自行车也实现了动态识别。

试乘过程中,当遇到前方行人时,ApolloMoon会提前刹车、减速,还会自己「按喇叭」进行警示。

比较遗憾的是,当天的试乘路途整体比较顺畅,没有遇到外卖小哥「鬼探头」这种更极端的交通场景。

但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话,「没有体验的体验」最难得——除了前排没人,几乎感受不到和日常乘坐网约车有什么具体区别。

当然了,文字描述还是很难生动展示这种感受。有兴趣的话,大家还是不妨自己去北京首钢园区,用「萝卜快跑」叫一辆ApolloMoon来进行实际体验。

看过了ApolloMoon的良好表现,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相信大家内心里还是会有一个疑问:就算系统再先进、识别再准确,万一万一出现系统BUG怎么办?

工程师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而他们的解决方案也相当「直给」:实在不行,就再叫个代驾,交给人工来处理呗……

只不过,这个代驾不会进到车里来解决问题,而是会在云端进行接管。

这就是本次活动中,除了ApolloMoon首次实际体验外,百度拿出的另一个有意思的新系统——Apollo5G云代驾企业版。

5G云代驾定位于为无人驾驶提供远程协助。比如在面对临时道路变更或交通管制等情况,接到求助请求后,远程驾驶员能够通过「5G云代驾」接管无人驾驶车,帮助车辆解决问题。

而这个云代驾系统长成下面这个样子,一眼看上去,像不像一个赛车游戏座舱?

当我们把镜头再拉近一点,看看云代驾的方向盘长成什么样子……好吧,百度Apollo的工程师大概没少从索尼PS游戏机的设计中汲取灵感。

不过事关驾驶安全,5G云驾驶当然不会只是电子游戏这么简单。

百度表示,该系统凭借多项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故障或风险等级作出安全处理,高效应对真实道路复杂场景,并形成了「安全高、效率快、规模大、场景多」四重优势。

在安全领域,该系统设有包含主动安全、安全预警以及安全基础功能在内的全面安全分层设计,可实时监测驾驶舱、网络、无人驾驶车辆状态,并根据不同故障或风险等级作出安全处理,进一步为自动驾驶运营全面护航。

在提升效率上,系统具备实时响应的远程驾驶功能,可做到毫秒接入请求远程协助的自动驾驶车辆,进而能高效应对真实道路上的多种复杂场景,帮助车辆快速脱困。

在规模层面,5G云代驾赋予了操作人员云端操控远程驾驶的能力,并通过车端识别上报Case,云端调度与驾舱脱困实现规模化操控,帮助驾舱资源高效分配的同时,也将加速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的规模化部署。

在场景方面,5G云代驾企业版已经落地部署众多业务场景。除了乘用车领域,该系统还支持支持智慧矿山、无人港口、仓储物流等场景作业车辆的远程驾驶,仅凭1台驾驶舱,即可配比N辆无人车,降低运营成本。

不过这也让我当时产生了几个疑问,并在与百度工程师的交流中得到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当然是网络传输质量会不会对安全造成影响。

百度Apollo工程师的答复是,该系统和车端的无人驾驶系统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如果出现网络不稳定带来的安全隐患,车端自动驾驶系统会进行介入,实时停车等避险动作。

听上去,这对算法带来的挑战应该不小。

第二个问题,是这套系统究竟会是一个标准化产品还是会对不同车型进行适配?

我得到的答案是,这套硬件座舱会是一个标准化产品。但在软件层面会针对采用车、商用车进行不同的适配。对后端的操作者来说,远程操控不同车辆的「驾驶感」是不一样的。

听上去更像驾驶模拟游戏了。玩过极品飞车、欧洲卡车模拟等游戏的朋友们相信会更有体会,即使用相同的游戏机,操控不同车辆的驾驶感也是不一样的。

这也不禁让我很期待,百度Apollo未来如果能组织「云端试驾」活动,让大家感受一下用软件远程驾驶真车的体验,相信会是一个不错的营销创意。

最后的最后,我们按照官方的口径总结一下如今百度Apollo无人驾驶进化「三要素」:

前装量产车:Apollo自动驾驶车辆已完成从四代车单一车型,发展到ApolloMoo极狐版、威马版、埃安版三款五代车型,为「萝卜快跑」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AI老司机:自动驾驶安全路测里程已实现从万公里至1万公里三倍提升。

5G云代驾:从单一远程脱困场景,扩展至「共享出行服务、特殊作业场景、智慧城市服务」三大落地场景。

截至年上半年,百度Apollo的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沧州五个城市开展载人运营服务,已累计接待乘客达40多万人次。

根据规划,未来的三年内,「萝卜快跑」将部署到超过国内30座城市,用台车,服务超过万用户。

这么看来,未来三年里,我们可能没法买到一台属于自己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却有可能在某些特定场景、特定路段叫到一台没有司机的网约车。

想想还是挺奇妙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