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还没影呢,但人类早就开始颤抖了

2022/12/31 来源:不详

北京青春痘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368658288694&wfr=spider&for=pc

MWC上我们看到了不少手机,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个词:5G

到处都可以看到5G的广告:有的说5GisNow、有的说5Gishappening

但真问起5G能干什么,很多展商都只能画大饼,描述出一个很概念的东西

所谓的5G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5G是FiveGeneration的缩写,它指代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这个移动通信技术可以简单理解成你手机上的“蜂窝移动网络”

现在的手机大多支持4代技术(4G),虽说已是四代目,但它的历史其实非常短

90后都见证了它的发展,算得上是过来人了

1G的时候只能打电话,通话时间还有限制,当时的移动终端就是长得像板砖的大哥大

如果说iPhoneX是土豪的象征,那跟当年的大哥大可没法比

大哥大在90年代的售价可达2-3万,拿出来都是身份的彰显,能给别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当时大哥大流行于香港,大陆人家里有部就算小康了,哪里用得起那种玩意儿

一个更便宜的解决方案出现了:BP机(寻呼机),可能95后对这个东西就没什么印象了

它通常有一个屏幕,几个按钮。操作的方式也非常奇葩:得和固定电话配合使用

比如你想找隔壁老王,而他在出差。你得用座机给寻呼台打电话,寻呼台有小姐姐给你对接

你说出对方的BP机号和信息,寻呼台就能把信息发到老王的BP机上,老王的BP机会,会发出BB的声响

然后他可以在路边找个公共电话打给你...

是不是听完了一脸懵逼?

其实那个时候已经有了2G的标准,它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从1G的模拟信号,变成了数字信号

提高了手机的抗干扰能力,也具备了联网的基础,虽然速度只有不可思议的9.6KB/s

年,中国联通成立,使用了当时全球通行的GSM模式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的起步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诺基亚,支持GSM模式,同时也可以发短信

早期的BP机使用的是模拟,后来就改成数字了,呼叫更加方便

可它的售价也是不菲,一个摩托罗拉的BP机要块钱,手机更是稀罕货

2G网络在国内没有普及让BP机风靡了整个90年代,中国人慢慢用上手机,那都是年以后的事儿

当时小灵通横空出世,它不走GSM、WCDMA、LTE这种主流技术

使用了PHS技术,理论上也是2G的一种,但信号连接很差,功能上也和手机差了很多个档次

只是因为它便宜,符合当时国人的消费水平,小灵通在年达到顶峰,用户数接近1个亿

它像BP机一样占领了中国移动通信将近10年之久

年1月,中国工信部颁发了3张3G牌照,分别是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和中国电信的WCDMA

那时候最具代表的机型无疑是iPhone3GS于09年同年发布,这代iPhone从名字上就是冲3G去的

大约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国人对于印象突破了“好吃”的范畴

不过,当时更受欢迎的依然是安卓机: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LG、HTC

它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而小灵通的频段和3G有冲突,直接被淘汰出局

3G时候可以用手机看网页,可以导航,可以听音乐,可以下载很多APP

它大大拓宽了手机的功能性和延展能力,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机开始流行,逐步扫清了2G时代为代表的功能机

年中国4G正式颁布,它有两种制式,分别为FDD-LTE和TD-LTE

4G的速度进一步提高能支持体量更大的APP、支持在线的高清视频、可以玩《王者荣耀》这种游戏

它让成了我们身体不可分割的“领土”

同时,国产手机开始爆发,小米、华为、OPPO、Vivo等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也让中国度过了“山寨机”的阶段

移动互联网井喷式的发展,除了手机硬件上的升级,更基本的,是通信网络的换代

手机自身的发展,和围绕它催生出的产业(手游、外卖、支付、视频、新媒体、社交)都是以网络制式为底层,所搭建的上层建筑

5G有三大特性:「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而且网络制式的升级和处理器挤牙膏不同

它往往是几十倍的升级,能极大地增加信息传输效率

4G的理论速度可达Mbps,但是实际使用速度却慢很多

5G要做到的目标是最大10Gbps(0Mbit=1Gbps),这个速度是无法想象的

但注意这仅仅是理论速度,实际的速度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地理位置、室内或室外、手机的位移速度等...因此5G的速度没有那么夸张,

而且很多时候超高速也不是必要的

4G让网络视频、直播、各种APP兴起,5G能带来什么,我们只能想象

比如4K甚至8K格式的线直播/更流畅的游戏体验等等。5G的作用不会仅仅局限于手机

比如在卡车上可以安装各种摄像头实时传回的画面可以做到0延迟,司机在家里就能操控

VR会迎来新的爆发,高速率传输可以摆脱线缆。戴一个就连入了虚拟网络世界,可以高速联通海量的资源

打开一个更多维的世界之窗,我们的娱乐方式可能会有大的变化

云服务可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信息可以高速上传下载,让很多东西可以数字化传输

远程办公更便携或许都不用去北上广上班了

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主流,每辆车的速度、位置信息会时刻上传,由云端掌控所有车辆的运作,将车祸的风险降到最低

红绿灯能按照车流量进行调整,车辆会自动选择路径来提前预防或规避可能的拥堵

5G会是一个基础设施,上层建筑需要更多的技术去支撑。比如电池、微芯片、处理器、屏幕、传感器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硬件载体和软件支持,5G就不会发挥大的作用

在3G和4G时代,高通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申请了很多的技术专利

每一部能接入3G或4G的手机,都需要给高通交付不菲的专利费俗称“高通税”

魅族曾试图使用联发科的芯片,来“合理避税”,但高通的根实在扎的太深,专利壁垒无处不在,照样将魅族告上法庭

虽然技术积累薄弱,但国产厂商都试图在5G里分一杯羹。华为、中兴等也在积极研发,以便在5G的标准制定上写入自己的专利,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而就国家而言,对于5G更要放眼大局,还记得前面提到的3G的三个牌照么?当时3G有2个标准: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

国家看好3G业务,又不想受制于人于是强行推出了自己研制的标准:TD-SCDMA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无奈技术实在不咋地,三个运营商没有一个想接,只好推给了当时最有钱的中国移动

移动表示亚历山大,欲哭无泪...只能硬着头皮上,花了多个亿进行基站和网络部署

却发现这个TD-SCDMA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底层技术不行,速度跟不上

导致移动损失了很多用户,被电信和联通反超

所以呢,5G虽说是一个金矿,但应按照商业逻辑和市场规律进行运作,过多的市场干预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经历了TD-SCDMA的教训,相信工信部和运营商之前能做出一个较好的平衡

中国早在年就开始了5G的相关实验,从今年开始,三大运营商将对13个城市试点:北京、杭州、上海、天津、苏州、武汉、深圳、成都、南京、雄安、兰州、宁波、广州

其中上海是唯一被三家运营商共同选择的城市

在网络制式上,从1G到4G带来了很多的流量红利,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市场,手机的形态也在不断变化

在4G之前中国对于网络制式的布局一直缓慢,但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

在5G时代也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参与者,约有5年历史的4G已经相当成熟

而5G已经提上了日程,就目前的形势看,年会看到5G的试点,年会看到5G的商用

但5G的大规模覆盖,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嗯,5G还没来,但你已经可以开始颤抖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