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快速发展,腾讯欲参与自动驾驶
2022/10/8 来源:不详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0月12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腾讯和中汽数据联合撰写的《中国自动驾驶仿真技术蓝皮书》正式发布,对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意义、功能需求、测试方法和作用、技术架构、软件现状、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自动驾驶仿真技术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细致的参考依据。
腾讯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表示,腾讯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希望成为自动驾驶车辆研发测试的基础设施,并逐步深度融入到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流程、标准制定、技术评价过程中。
未来99.9%测试量在仿真平台完成
根据蓝皮书分析,当前自动驾驶实车测试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自动驾驶量产需要的测试里程长、时间长、成本高;极端场景、危险工况测试难,危险性大;相应交通法规及保险理赔机制缺失;国际间技术竞争和标准不统一等。
如何突破测试难题,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汽车企业、科技企业、测试评价和研究机构都在努力探寻用更低成本、高效率的虚拟仿真技术,替代自动驾驶算法的实际道路测试,将耗时耗力的实际道路测试,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数字孪生世界中完成。
通俗理解,模拟车所在的环境,把真实世界投影到虚拟世界,比如,模拟真实世界的房子、车、树木、道路、红绿灯等等,并且需要构造真实世界的物理规律。
根据蓝皮书发布的数据,目前自动驾驶算法测试大约90%用仿真平台完成,9%在测试场完成,1%通过实际路测完成。随着仿真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的普及,行业旨在达到99.9%测试量通过仿真平台完成,封闭测试完成0.09%,最后0.01%进行实路测试,使自动驾驶研发更高效、经济。
目前自动驾驶仿真已经被行业广泛接受。例如美国自动驾驶领军企业Waymo旗下的仿真平台Carcraft每天在虚拟道路上行驶约万英里,相当于在真实世界中行驶10年。截止年5月,Waymo已经模拟行驶了亿英里,相比之下,去年6月的数据是亿英里。
虚拟仿真平台核心技术须自主可控
《蓝皮书》呼吁通过行业共建,统一格式标准,实现丰富、通用的、可移植的场景库,加速自动驾驶研发测试的同时,还可用于智慧交通管理运营、智能网联车辆安全合规评测、保险等一系列的交通生态当中,最终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普适性。
基于对仿真测试标准的迫切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年成立工作组,由中国牵头,制定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相关标准。德国自动化及测量系统标准协会(ASAM)也于年开始制定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仿真标准,参与会员覆盖亚、欧、美家整车厂商、供应商、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
中国的驾驶场景极具特色,道路结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形态各异,人车混流的交通状况,为构建动态仿真场景增加了许多难度。为了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年9月,中汽数据与ASAM共同组建C-ASAM工作组,腾讯作为C-ASAM工作组成员,参与了多项标准制定,助力中国对标国际标准内容。
据蓝皮书总结,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必须要具备几种核心能力:真实还原测试场景的能力、高效利用路采数据生成仿真场景的能力、云端大规模并行加速的能力,使得仿真测试满足自动驾驶全栈算法的闭环。
在仿真领域众多参与机构中,腾讯基于自身在地图、游戏、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在自动驾驶仿真领域已经有了深度积累,自主研发的仿真平台TADSim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场景库覆盖超过0种场景类型,可以泛化生成万倍以上丰富场景,在云端高并发运行具备每日0万公里以上的测试能力。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认为,没有虚拟仿真平台,根本无法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作为核心技术的虚拟仿真平台必须自主可控。
郜小平
郜小平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