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CES英伟达CEO霸气演讲,亮出黑
2022/11/26 来源:不详致读者
本文为年第1期总第期全文共有:字
读完需要:10分钟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JensenHua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Huang)
游戏、AI和自动驾驶驱动GPU业务增长
过去二十五年来,英伟达一直致力于GPU芯片的研发。英伟达举全公司之力,研发全球最复杂、最强大的计算技术和产品。GPU计算能力可以融合虚拟现实和虚拟世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人们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
GPU芯片市场的潜力巨大。驱动英伟达业务发展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游戏、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亿、3万亿和10万亿美元。游戏行业的规模为历史之最,全球玩家人数不断增长。游戏类型越来越丰富,游戏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黄仁勋阐述英伟达GPU业务布局推动英伟达业务成长的第二个领域是人工智能。受益于深度学习最新的进展,人类第一次可以让软件自动编写软件。软件可以使用深度学习技术,编写人类无法编写出来的软件。所以,人类有望解决此前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人工智能将影响每一个行业。它也是英伟达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通过深度学习和算法,英伟达能够应对各种人工智能的挑战。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在超级复杂的道路环境下导航,并且保障行车安全,这是一个巨大挑战。事实上,英伟达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
全球交通出行领域(汽车、出租车、卡车等)的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这是地球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行业,现在这个行业有望实现变革。
GeForce打造全球最大游戏平台
GeForce系列游戏GPU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游戏平台,它也是全球最有活力、最为活跃的游戏平台。该平台上的全球游戏玩家超过2亿,遍布世界各个国家。这是一个PC游戏平台和开放系统,所以能够保持活力,与时俱进,兼容最新技术。
黄仁勋预言,再过几年虚拟现实(VR)的体验会越来越好。未来,VR设备会更轻巧、更美观,追踪技术更加成熟,并且实现无线化。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VR体验会更加值得期待。
英伟达游戏平台游戏不再只是游戏,而是一项体育运动。事实上,游戏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运动。虚拟现实应该是规模最大的体育运动,因为虚拟现实可以和所有运动结合,产生赛跑游戏、篮球游戏、足球游戏等。虚拟现实将推动电竞赛事的发展。到年,全球电竞赛事的观众将达到6亿人,超过NFL足球比赛的观众人数。
GeForce既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通过YouTube、Twitch等平台上分享游戏体验的玩家人数超过任何其他平台。10亿玩家通过YouTube分享游戏体验。
黄仁勋在现场宣布,英伟达将正式推出十个PC游戏平台、三款新的笔记本电脑以及三款游戏显示器——BFGD(大屏游戏显示器)。其中,BFGD包含Max-Q设计加持的游戏笔记本、GeForceGTX显卡以及同时拥有4K、G-SYNC、高刷新率等技术的大屏显示器。
黄仁勋展示了两款采用Max-Q技术的英伟达游戏本(厚度和重量分别为60mm、10磅和20mm、5磅)。最新一代英伟达游戏本(后者)轻巧、纤薄,其性能是MacPro的四倍,最高性能游戏主机的两倍。这款游戏本融合了Max-Q技术、最新的架构设计、工艺设计、软件、热能管理以及电源设计方案。
英伟达最新一代游戏本黄仁勋认为,游戏不仅是一项运动,还是一种艺术,一个与朋友分享喜悦的社交渠道。由此可见,游戏行业的潜力巨大。
英伟达人工智能平台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平台能自动编写程序,帮助人们做出必要的预测和行动。这是人类科技的一大突破。
多年前,英伟达就开始研究深度学习。在去年5月的GPU技术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全球迄今为止最复杂的处理器——TeslaVVolta处理器。该处理器集成亿个晶体管结构,采用12nmFFN高精度制程封装技术和3D堆栈高宽带内存(HBM2)——全球速度最快的内存。这个全球最大的处理器模块后面附有两个NVLink链路,提供扩展能力,以搭建全球最小的超级计算机。
这个处理器还包含一个用于深度学习的全新专用ASIC单元——TensorCore,性能最高可以达到万亿次浮点运算速度(TFLOP: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八个TeslaVVolta处理器的性能达到万亿次浮点运算速度(1petaflops: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进入全球前强超级计算机的行列。
黄仁勋展示英伟达去年发布的TeslaVVolta处理器
TeslaVVolta处理器英伟达在7年的第二个成果是NvidiaGPUCloud(NGC)。深度学习使用的软件堆栈(softwarestack)非常复杂,就像是一台超级计算机,使用软件框架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全球有各种深度学习框架,比如TensorFlow,PaddlePaddle,MXNet等。不同公司开发出不同的深度学习框架,用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适合不同阶段的深度学习开发应用。
英伟达将这些软件堆栈集成到NGC,供用户直接下载。全球所有云数据中心服务商,包括微软、腾讯、谷歌、百度、亚马逊、阿里巴巴等,都采用了英伟达Tesla处理器。全球各大服务器制造商——IBM、联想,思科、戴尔、惠普等都兼容这个处理器。
如果用户不想使用其他服务器,想在自家的数据中心进行深度学习开发,英伟达为用户提供超级计算机DGX。这款超级计算机包括八个处理器,万亿次浮点运算速度(1petaflops),连接到NVLink链路。DGX集成各种软件,适合深度学习开发应用。此外,英伟达还提供内含4个GPU的DGXStation。
用户借助处理器、NGC软件堆栈、云服务供应商、计算机厂商、DGXStation,可以在任何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开展深度学习研发工作。
英伟达在去年9月的GTCChina大会上推出的TensorRT3是一个推理加速器平台,或者说是人工智能推理软件。
几周前,英伟达的全新处理器TitanV上市,售价美元,客户需求强劲。它是全球功能最强大的PCGPU,基本上可以取代超级计算机的功能。
英伟达AI平台用户可以将深度学习应用、处理器、软件堆栈、云服务供应商、数据中心、工作站、推理优化编译器集成到计算机内,然后在某个深度学习框架下,利用云平台、数据中心或本地计算机,进行训练、输入等活动。
以上就是英伟达在去年取得的成果。正因为如此,全球开发人员得以利用英伟达的超级计算机,更加有效地开展深度学习的研发。
英伟达之所以发展迅速,原因之一是其产品的性价比出众。举个例子:一个图像推理的应用,45,张图片,通常需要四个服务器机架,个CPU,65,瓦功率,才能达到每秒钟45,张图片(ResNet-50)的推理效率。
然而,TensorRT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是传统服务器的1/6,功率3,瓦,为后者的1/20。TensorRT使用一个英伟达HGX超级计算机,内含八个TeslaVGPU,将四个服务器机架集成在一台机器内,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开发人员纷纷采用英伟达的GPU。
AI解决人类无法解决的难题
黄仁勋表示,由于深度学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能够解决人类无法解决的超级难题。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出不存在的人物图像。这意味着人们欣赏到的逼真图像也许是由计算机创造出的虚拟人物。在解释这项技术时,黄仁勋指出这是通过英伟达建立的一个“全球性的生成对抗网络(GAN)”达到的。通过两个人工智能系统的相互博弈:一个不断创造图像,一个判断图像的真假,从而创作出更逼真、类似真人的图像。
黄仁勋还在现场演示了由人工智能创作的音乐。
黄仁勋还表示,可以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让软件自行编写其他软件,甚至创造出人类无法制造的新软件。
自动驾驶颠覆交通运输业
黄仁勋指出人工智能颠覆了很多行业,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交通运输业。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自动驾驶给汽车业带来了一次革命。
黄仁勋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挽救每年因车祸丧生的数百万条生命以及节省数万亿资金。这是汽车行业最伟大的一次革命。自动驾驶技术也颠覆了出行服务,能够大幅降低出行成本,使每英里的出行成本等同于自驾出行的成本。
自动驾驶技术还颠覆了物流行业。在电商业的刺激下,货物运输的需求激增。得益于自动驾驶技术,货车司机能够在长途驾驶中得到休息,从而延长了司机的驾驶里程。
史上最强系统级芯片NVIDIADRIVEXAVIER
黄仁勋表示,要实现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第一步是研发一款为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的高性能级系统级芯片。现场英伟达发布了世界上首个自主机器处理器NVIDIADRIVEXAVIER。
据黄仁勋介绍,Xavier是全球最强大、最复杂的系统级芯片,搭载超过90亿个晶体管,面积为mm,制程为12nFFN,采用双向处理,处理能力更强,运行功率更低,每秒可进行30万亿次计算,功耗仅为30瓦,能效是上一代DRIVEPX2的15倍。该芯片由英伟达的2多名工程师耗时四年打造而成,研发投入高达20亿美元。
Xavier芯片配备了一个特殊的8核CPU,一个核的VoltaGPU,全新的深度学习加速器,计算机视觉加速器和8KHDR视频处理器。此外,由于Xavier采用与前一代DRIVEPX2相同的架构,因此之前的NVIDIADRIVE软件开发工作可以持续进行。
该处理器符合汽车电子安全标准的最高安全级别ASIL-D的要求。为了安全考虑,英伟达为Xavier设计了各种冗余部件,就算内部部件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黄仁勋在现场展示了一段基于Xavier处理器的自动驾驶汽车的视频。视频显示,汽车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成功行驶了八英里。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于一季度推出Xavier样品,并在年底前投入生产。
全新NVIDIADRIVEPEGASUS支持L5级自动驾驶
黄仁勋在大会现场发布了针对L5级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而设计的NVIDIADRIVEPEGASUS自动驾驶平台。全新的PEGASUS搭配了两个Xavier芯片和两个最新的NVIDIACPU,每秒可进行万亿次计算,是上一代平台的数倍,但功率仅为瓦。黄仁勋表示,1-2个PEGASUS即可满足L5级全自动驾驶的运算需求。
NVIDIADRIVEPEGASUS自动驾驶平台的推出或将加速L5级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上路。英伟达将于年年中推出PEGASUS的样品。
英伟达的+位合作伙伴
在现场,黄仁勋公布了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新结交的合作伙伴:
英伟达宣布与Aurora合作,联手打造基于DRIVEXavier芯片的L4/L5级自动驾驶硬件平台。Aurora是由前Google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ChrisUrmson创办的一家自动驾驶系统研发公司。
英伟达宣布与Uber在自动驾驶领域达成合作关系,共建自动驾驶Uber汽车。
英伟达与百度、德国采埃孚集团(简称ZF)达成合作,后两者将在自动驾驶汽车中采用英伟达的DRIVEXAVIER芯片。
黄仁勋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占据了全球乘用车市场30%的市场份额。英伟达非常看好中国的自动驾驶市场。但由于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中国市场需要本地化设计的自动驾驶系统,确保每一辆生产出来的无人汽车都能够与中国市场兼容。
因此,英伟达携手百度和ZF共同打造针对中国市场的量产型AI自动驾驶车载计算平台。该平台采用了英伟达的DRIVEXavier芯片,ZF的ProAI车载计算机和百度的ApolloPilot技术。
截至目前,英伟达在NVIDIADRIVE产品领域的合作伙伴已经从去年的多名增加至现在的+名,涵盖消费型汽车、卡车、交通服务、供应商、地图、传感器和研究机构等。
发布全新的自动驾驶功能安全架构
除了计算硬件以外,为了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此次英伟达特地发布了一套全新的自动驾驶功能安全架构--NVIDIADRIVEFUNCTIONALSAFETYARCHITECTURE。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对包括芯片设计、软件、算法等在内的整个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以满足ISO中汽车电子安全标准的最高安全级别ASIL-D的要求。
关于该框架,值得一提的有两点:1.英伟达宣布与黑莓QNX操作系统、TTTech达成合作,开发自动驾驶系统;2.英伟达推出全新的仿真测试平台---AutoSIM虚拟现实模拟器。
AutoSIM可以模拟出最复杂的自动驾驶场景。在现场展示中,测试人员通过模拟器轻松调节了日照和光线,以及车辆传感器的位置和覆盖范围,来测试车辆在不同的驾驶场景下的反应。
黄仁勋表示,模拟器中的车辆可支持两种模式。一种是软件在环植入模式(SoftwareintheLoop),即测试车辆由虚拟的软件生成。一种是硬件在环植入模式(HardwareintheLoop),即通过外部硬件植入和控制测试车辆。在现场展示中,工作人员通过游戏手柄直接控制模拟器中的车辆,测试了紧急刹车、两车相撞等特殊的驾驶场景。
该模拟器结合了英伟达的云端计算平台NVIDIADGX、车载计算产品NVIDIADRIVEXavier和虚拟现实技术。英伟达DRIVEXavier的算法能力和硬件控制系统都可以在AutoSIM中进行测试。
黄仁勋表示,AutoSIM的实时快速运行,使得英伟达能够在很短时间内积累出海量的驾驶里程数据。他还强调,由软件模拟的虚拟环境与自动驾驶汽车的环境完全一致。
让人工智能入驻每辆汽车
黄仁勋总结了DRIVEXavier平台的三大基础功能,它们是采集数据和感知环境,逻辑分析,以及行动决策,这三大功能分别对应着自动驾驶的三个基础面,亦即感知、定位和规划。而为了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英伟达希望未来每辆车都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工智能。
黄仁勋认为,无论是自动驾驶系统在AutoSim中遭遇的挑战,抑或是在实际上路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云端系统不足以及时应对每部车各自遭遇的路况。实际情况中需要考虑的实时状况过多,包括车辆周围的路况,司机的转头方向和视线盲区等等因素,只有车载的独立人工智能才能迅速对这些状况作出反应。
黄仁勋预测未来每年将有上百万台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数以十万计的自动驾驶货车上路,它们或将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或将增强人类驾驶员的驾驶操作。他表示,英伟达的DRIVEIX系统将为这样的自动驾驶提供基本功能,并且向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开发平台,但具体的驾驶体验依然取决于各家汽车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套件。而跟其他系统相同,这一系统同样可以通过DRIVEXavier来实现。
DRIVEIX系统自带了围绕感知、语言识别、语言合成、司机视线盲区监控等一系列功能。黄仁勋还着重强调了这一系统在自然语言识别上的先进性,并展望说,经过深度学习和开发者的探索,它未来还能理解人类之间正常的交流,包括打岔等突发情况,并且结合环境理解讲话者的具体含义,比如说只要指挥人工智能开窗,它就能理解具体要开哪一扇窗。
AR(增强现实)助力驾驶体验
以DRIVEXavier平台为基础,黄仁勋还宣布了其中整合的一项新功能。这一名为DRIVEAR的功能可以让自动驾驶程序作出的一系列决策显示在车辆的各个显示界面中,包括仪表盘、后视镜和环绕车辆的车窗,通过这一系统驾驶员和乘客能够迅速地获取外界环境的关键信息,包括需要注意的路况,并随时与自动驾驶车辆进行互动。
在演讲中,黄仁勋邀请工程师进行了一场创新式的展示:通过VR来展示AR。工程师表示,直接利用语言很难以将汽车上的创新形容出来,于是此次展示继续利用了英伟达此前引发热议的VR新产品Holodeck,通过这一产品,测试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到了自动驾驶车辆内部,并向观众展示了DRIVEAR的功能。
如图可以看出,DRIVEAR最直观的展现就是把仪表盘也变成了一块显示实时路况的屏幕,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车速和目标路径等相关行驶信息。此外,各个界面还能显示出环境中需要注意的其他要素。而这一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让驾驶员通过自动驾驶程序的视角来看待路况,从而充分地了解程序的决策过程,并及时地获取程序认为值得注意的外界信息。
与大众集团进行合作
在展示最后,黄仁勋公布了与大众的合作计划,他还邀请到了大众CEOHerbertDiess博士上台与他一起进行展示,二者还就包括安全性、智能性以及环保度等一系列方面的问题分享了各自对未来驾驶体验的展望。
大众方面也宣布,自己未来的车辆将会使用英伟达的DRIVEIX平台来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届时这些智能车辆将可以实现包括上文所述语音识别和盲区监控等一系列应用在内的功能。
通过VR技术,黄仁勋和Diess博士还共同展示了大众将在年推出的一款新车型I.D.Buzz,这款车型以经典的大众面包车VWMicroBus为原型,是一款人工智能电动车,它同样也将使用到英伟达的DRIVEIX平台。
四层架构推动自动驾驶变革
黄仁勋总结说自动驾驶对软件具有非常复杂的要求,而英伟达完善的DRIVE系列产品架构能充分满足这些需求。
这一架构以自动驾驶处理器DRIVEXavier为基石,在节能的同时它还能够非常高效地实现深度学习、环境感知和并行计算等一系列功能。更重要的是这一处理器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平台,其软件开发前景无穷。
在DRIVEXavier的基础上英伟达还通过三个层面完善了自动驾驶的体验。DRIVEAV作为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能够处理外部数据并作出实际驾驶决策;DRIVEAR则是通过AR技术来实现导航等一系列人机之间的互动;而DRIVEIX可以强化车辆的智能化属性,将车辆真正转换成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