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第一课驾驶汽车是在危险中寻求
2025/5/5 来源:不详进入道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彼此之间是由于“危险”而联系到了一起,他们都是在“危险”之中寻求“安全”的。道路上的“危险”,说到底,就是因为汽车行驶时的运动惯性所产生的“制动非安全区”距离。在这一段距离内随时都可能发生事故。1、“制动非安全区”是由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段路组成,图示1。图示12、不同车速对应着长短不同的“制动非安全区”距离,图示2。图示23、没有对方就没有“制动非安全区”。道路上的危险,虽然是因为“制动非安全区”的存在。但是,如果道路上只有一辆汽车,而没有其他车辆、行人、路口、弯道等,就形不成“制动非安全区”,图示3~图示5。图示3图示4图示5由此可以看出,“制动非安全区”至少要有两方才能形成,只有一方是形不成“制动非安全区”的。进一步讲,如果紧急制动能在原地把车停住,那么道路上就没有危险了,也就不需要制定《道交法》了。4、“制动非安全区”与“安全区”紧密相连,图示6。图示6图示3~图示6,将汽车驾驶人在道路上遇对方时,采取预防措施的“安全区”,延续“安全区”措施的“制动非安全区”,直至通过摆脱最后危险点影响限制的范围,反映的一清二楚。驾驶人就是这样“采取措施——延续措施——通过危险点——采取措施——延续措施——通过危险点……”的反复循环过程来完成安全行车全程的。因此,遇对方,彼此形成的是危险结构,驾驶人是在危险结构中通过“预防”安全通过危险点即相遇点这一引发事故地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