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美系车主投向皓影混动,2000公里后
2023/6/19 来源:不详十一年前,尚未过门的贱内迷上了一部叫做《越狱》的美剧,也顺便迷上了它的男主角,于是由男主角代言的一款美系紧凑级轿车——其实那辆车有着更多的韩国血统,但那时真不懂——就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新婚礼物。
没想到,一开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也不是没想过换车,但一是因为“它还能开”、二是因为一直没有更充裕的资金来购买一部更好的车,换车的计划便一直拖到了现在。终于,在进入二零二零年代的第二个年头,下定决心要换一部更符合当前需求的家庭用车。
在接连自我否决和被人否决了几款之前考察的备选车型后,我的好朋友、驾仕派测评总监MAX老师根据我“25万元落地”的购车预算,向我墙裂推荐了东风本田的CR-V混动车型。
于是,我转头就定下了这辆广汽本田的皓影锐·混动……
备注:本来打算向驾仕派投递一篇“混动皓影提车作业”的稿件,结果一拖,公里过去了,那就加点用车感受什么的吧,于是又一拖,公里过去了,拖延症害死人啊……当然,相对更长的用车时间也让我对皓影锐·混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截止目前我的结论是:这辆车我买对了!
●为什么是皓影锐·混动?
其实最先被我列入备选清单的是两部二线豪华品牌的紧凑型SUV——凯迪拉克XT4和林肯冒险家。
后来否决凯迪拉克XT4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偏小的后排空间、尤其是后排中央地台的较大凸起,不太适合全家出行的用车场景;而更关键的一点,是终端价格的大幅提高——底,XT4的终端优惠幅度达到5-6万元,而当我今年春节后再去4S店询价的时候,优惠幅度已经缩水至3万元左右。
至于林肯冒险家,符合预算的入门车型很难呈现出林肯品牌特有的豪华调性,而看得上眼的配置又超出了预算,只得作罢。
所以转了一圈后我不得接受一个现实:其实也没有必要去“强上”豪华品牌,一辆高阶一些的普通品牌中型或紧凑型SUV,或许是更合理的选择。于是第二轮选车、看车开始了。实际上之后我差点就确定了一汽大众的中型SUV探岳,然而看中的2.0T(TSI)车型恰恰在那段时间爆出“因颗粒捕捉器故障造成油耗激增”的事件,果断劝退——即便知道这应该是小概率事件,但万一落到自己头上呢。
最后当驾仕派MAX老师向我推荐CR-V,并从专业角度和实际角度给我解释了为什么要选择CR-V后,我想,应该就是它了。不过需要强调的是,MAX老师要我考虑的一定是混动版本,他的原话是:“要买CR-V就一定买混动的,因为i-MMD才是这辆车在核心技术上最精华的部分,不然就没有必要了……”,好吧。
而最终之所以转头选择了与东本CR-V同根同源的广本皓影,则完全是出于个人对车型设计层面的审美偏好——在我看来,相比满大街的CR-V,皓影在观感上更个性更炫酷更具气势,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但对于那些目前正在CR-V与皓影之间纠结的消费者,有一点必须要告知你们:从保值率角度来看,CR-V还是会高出皓影一截的,这是长期以来口碑效应形成的事实。只不过对于我来说,保值率这个因素并不是那么重要——毕竟我第一辆车都开了10年,这辆起码得开30年吧(笑)。
●关于定车、提车的几条(可能有用的)信息
经过对配置表的反复研究,我选择了应该是皓影锐混动车型中性价比最高的的豪华版,相比锐·混动的入门车型精英版,配置上多出了前后排头部安全气帘、前后驻车雷达、真皮方向盘、真皮座椅、手机无线充电、主驾电动座椅调节、更大的中控屏幕、CarPlay、8扬声器、LED前雾灯、外后视镜加热/电动调节/自动折叠、分区空调、可开启全景天窗的等等,我觉得这些配置大部分都是属于“有必要的那类”。
至于实际的裸车价格,皓影锐·混动豪华版的官方指导价为22.98万元,经过和4S点的各种周旋,将各种名目的优惠以及置换补贴加在一起后共有2.4万元左右的降价额度——据说目前更普遍的优惠幅度在1.5万元左右。算上购置税、保险及其他费用,最终的落地价在23.5万元左右。
再说一下提车的情况。我是在8月20日下的订单,当时销售告诉我一般情况下如果快的话在9月初就可以提车、慢的话9月中旬提车。然而在今年全球汽车行业的“芯片短缺”状态下不可能是“一般情况”,本来现在车企就是接到订单后才开始排产,而“缺芯”更是拉长了这个过程,后来据销售说我在下定一周后厂家才接的单。还好,在9月的最后一天完成了新车的上牌,没有错过国庆假期。
●公里时的四个重要而显著的感受
从提车到现在已经跑了公里出头,下面就以普通车主的视角,来谈谈这辆皓影锐·混动带给我的几个重要而显著的感受,至于那些更专业的、更细微的机械感受,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补充。
·最让我感到“买对了”的,莫过于油耗。
虽然说,混动车型省油是理所当然,但每当查看这辆皓影锐·混动的油耗数据时,总是会让我感到很欣慰,尤其是在我不自觉的与之前那部有着更多韩国血统的美系车进行对比时。实际上,之所以能开上十年,必然对它的整体驾乘表现是认可的,但油耗却是一个非常扎心的问题——一部整备质量不到1.4吨、1.6L排量的紧凑级轿车城市工况油耗高达9.5L到10L,这在今天是很难想象的,况且这还并非车辆机械构件老化后的结果,而是从一开始差不多就是这个油耗水平。
而现在这部皓影锐·混动整备质量接近1.7吨,但在i-MMD混动系统的加持下,前公里录得的A里程综合油耗为5.5L/10km——几乎比我之前那辆紧凑级轿车低了50%!我也刻意了观察了下,城市工况的油耗大概在5.3L/10km左右,高速工况的油耗在6.2L左右(城市工况或者说拥堵路况比高速工况的能耗更低,这是混动车型以及新能源车型的特性)。
第二个公里录得的综合油耗是5.9L。需要解释下为什么第二个公里油耗会稍高一些:首先是因为刚拿到车后由于对车况不熟悉,于是把它开得小心翼翼无比温柔;另外强迫症让我想看看这部车的油耗到底能有多低,因此在最开始一段时间我几乎都把驾驶模式至于节能模式;而后来熟悉车况后就逐渐开始放肆起来,也会在更多时候将车辆置于SPORT模式,以获得更“爽快”的驾驶体验。
还有一点我不是太确定,有车评人说混动车型虽然不像纯电动车型那样对气温非常敏感,但也会受到气温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混动系统达到最佳工作状态的时间就会加长,体现在油耗上则是会有小幅的增加,对于这个因素我等气温更低的1、2月份再进行确认。
·安全驾驶辅助系统为我“打开一道门”,实际体验要分两头说
在此之前我没有接触过本田的HondaSENSING安全驾驶辅助系统,没用过之前感觉会花点时间摸索,但实际上真正操作后就发现学习曲线并不陡峭,说人话就是“很好上手”,无论是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开启,还是在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中对车速和跟车距离的调节,操作逻辑都十分简单,大概反复操作5次左右就能比较熟悉的掌握了。另外在广汽本田的车主APP中也有车辆操作指南的视频教程,对照着来学习会更加清晰易懂。
至于对HondaSENSING的实际体验感受,则要分不同场景来说。它在高速公路的表现可以让人有很高的满意度——车道居中,自动巡航状态下调节车速后的加减速,跟车状态下前车减速或其它车辆并线插入时的制动力度,都是老司机的水平,显得很自然。所以如果你想在高速公路上以轻松的状态驾驶,那么可以放心将一些工作交给车辆去完成。
不过在另一个场景下,也就是不少具备L2驾驶辅助系统车型所经常宣传的“在城市拥堵路况下缓解驾驶疲劳”的场景,其实在我们的道路环境(国情)下是比较难实现的。
就拿我这辆皓影来说,哪怕是将ACC的跟车距离设置到最小一档,车辆也会和前车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然后你会发现随时会有旁边车辆强行插入,有些还特别生猛,这时你一紧张自己踩下刹车,于是ACC退出……怎么说呢,我们的驾驶道德还需要继续培养,或许几年过后这套系统在城市工况中会更好用一些。
·堪比中型SUV的空间水平,能让家人满意。
一直听说本田对车内空间的营造功夫一流,这次在我自己这辆皓影上得到了验证。这点跟我之前考虑的那几款车稍微对比一下就可以感知到——和同为紧凑级SUV的凯迪拉克XT4相比,皓影的后排空间明显要大上一圈,并且XT4中央扶手区域对后排空间的侵占较大,加上高高隆起的中央地台,若单论满足家庭用车需求的话,还是皓影会更合适一些;和大众探岳相比,虽然探岳定位于中型SUV,但从实际的后排感受来看,两部车的空间水平其实是旗鼓相当的。
而皓影后排几乎全平的地板,在满员的出行场景中对后排中间乘客相对友好,唯一的问题是由于后排中央扶手的存在,中间位置的座椅靠背还是有些偏硬。
更真实的反馈是,当家人首次坐进皓影后排时,第一句话大多都是“这车后排好大!”
·各种的高级感,和我对其NVH性能的认知。
应该说这辆皓影锐·混动给我的高级感体现在各个层面,比如由更多皮质或软性材质包覆的内饰所呈现的质感;混合动力系统对动力发放的绵密而顺滑,对油门踏板开度变化的响应细腻而迅捷,尤其在运动模式下能够获得“爽快”的驾驭感(反之在节能模式下会变得迟缓慵懒一些);还比如刹车的连贯线性。
至于底盘/操控方面的感受,由于我不是专业的车评人,也没有拿自己的车去进行一些专业项目的测试或者激烈驾驶,今天只能大概给出两点比较笼统的认知:底盘整体感觉足够柔韧,不过也会有一些路面信息传递到脚下;转向力度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那种偏重的风格,但对于女性车主来说可能会觉得在中低速下转向不够轻盈。
我更想多说两句的是皓影锐·混动的NVH表现。之前在汽车网站/论坛查阅信息时就发现,NVH是本田车型被诟病得最多的地方。但至少在皓影的锐·混动车型上,我认为如果非要说NVH是它的短板,那也只是相对于它自身其它部分的短板,而真要横向对比的话,那么皓影锐·混动的NVH表现起码是在平均水准之上的。首先从路噪及风噪来看,皓影锐·混动搭载的是米其林PRIMACY3ST系列轮胎——有这套强调舒适性、静谧性和续航里程的轮胎“垫底”,已经是对NVH性能的一项保证。
实际体验中,只有当车速上到km/h才会有比较大的路噪、风噪传进车内,但依然是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影响车内乘客的正常交谈。
最后对于这套i-MMD混动系统在NVH层面的表现,其毋庸置疑是HEV车型里高水准的存在,无论是振动还是噪音,都控制得非常到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日常的行驶过程中其实很难察觉发动机的介入或退出,而只有在驻车状态下发动机起机充电时你才会比较明显的感知到它开始工作。
结语:
从正儿八经计划换车,到买下皓影混动,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之所以拖了这么久,其实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纠结:“都到年代了,是不是该换一辆纯电动车了?不然会不会跟时代脱节?”……然而当这辆混动皓影真正到手后,我就发现之前的纠结“真的想多了”——皓影锐·混动高效而经济的动力系统,可以信任的HondaSENSING驾辅系统,还有各种充满高级感的驾乘体验,都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最后的“申明”:毕竟我才拿到这辆皓影锐·混动跑了公里,而这个时期通常都是“只看得到优点,却看不见缺点”的“蜜月期”,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在更长的用车过程中,它也一定会有更多的瑕疵或者说不那么让我满意的地方被逐渐暴露出来,这些后续再和大家分享。
文|A·MU
图|A·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