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再过1个半小时,上海就将试鸣防空

2023/3/31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917/4475491.html

市民朋友们注意啦,今天是全民国防教育日,再过一小时左右(11点35分开始),申城将在全市范围内(除浦东、虹桥国际机场地区外)组织防空警报试鸣。小伙伴们听到警报声后不要紧张,可注意听辨各种警报信号,但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3种。想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来听听下面的警报声吧~

今年防空警报试鸣的具体安排

9月19日(周六)上午11时35分至11时58分进行试鸣。

11时35分至38分试鸣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1个周期,时间3分钟);

11时45分至48分试鸣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1个周期,时间3分钟);

11点55分至11点58试鸣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

防空警报试鸣时,由各区组织部分城镇居民进行防空防灾演练。

三种防空警报如何分辨?

预先警报

03:01

预先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空袭有预兆时发出,要求人员开始疏散。(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1个周期,时间3分钟)

空袭警报

03:01

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空袭时发出。(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1个周期,时间3分钟)

解除警报

03:01

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出。(长鸣3分钟)

考场附近不响警报!

今天也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日。

为尽量避免警报试鸣时段与相关考试时段发生冲突,最大限度地减少警报试鸣对考试的影响,市民防办会同有关单位对今天各类专业和执业资格考试的专业、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将关闭考场附近米内的警报器哦!

小伙伴们,安心迎考!加油!

重要提示

在防空警报试鸣期间,不参加防空防灾演练的市民在听到防空警报音响信号后,可注意听辨各种警报信号,但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

各生产企业、建筑工地的员工,要坚持生产、施工,落实安全措施;汽车驾驶员要集中精力,安全行驶,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在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街头广场、公园、饭店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不要慌张,不要拥挤乱跑。

在家的居民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家长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受到惊吓,特别是对家中的老弱病残者要加强看护,必要时可关上门窗,确保安全。

民防工程主要标识

在哪里能找到民防工程

年起,上海市所有的人员掩蔽民防工程都设置了橙色的指示牌和标识牌,大家只要看到这个标志,就能找到民防工程,也可以到所在区的民防管理部门去查询。

万一遇到战时,当市民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后,应保持镇静,认真听辩发放的是那种警报信号,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预先警报是在获知敌人即将对城市进行空袭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燃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民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空袭警报是在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空袭警报后,除各行业(单位)必须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外,所有人员应立即就近进入民防工程掩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民防工程时,要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隐蔽。   

解除警报是在敌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解除警报后,应有组织、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岗位。当敌空袭造成房屋倒塌、火灾和人员伤亡等情况时,要在所在单位或社区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灭火、抢修等行动,消除空袭后果,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把空袭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人民防空四字口诀:“鸣、走、藏、消”

在防空警报试鸣的同时,将开展广泛的人民防空疏散演练。今年参加防空演练的对象为城镇居民,并以居民区为重点组织演练。同时,开展高层楼宇、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等人员疏散演练。

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渗透力,提升宣传工作实效性,市民防办融媒体面向社会征集了民防主题海报、制作了民防短视频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宣传产品,在各大媒体、部分地铁站出入口、应急避难场所、公园绿地、商业街、商业综合体立面屏幕等场所设施以及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党群服务站(点)、居民活动室、户外广告牌、宣传栏、显示屏、民防工程等各类公益宣传平台进行投放展示。

视频:59秒

资料:市民防办

编辑:王一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