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驾驶汽车得到的启示视野越受限,人生越苦

2023/2/28 来源:不详

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203/4769452.html

每当我们隔着监控屏幕,看见将要发生的车祸,就算拍断了大腿高呼,屏幕里的驾驶员对即将到来的危险还是浑然不知。

司机坐进驾驶舱后,哐地一声关上车门,视野马上就受到了限制。除了前方,左右后方均被遮挡。

为了解决驾驶员的视野问题,设计者想了很多办法,在汽车左右两侧和车内安装了后视镜,很多汽车还配置了倒车影像,用来弥补车后的视野不足,有的汽车配置了电子雷达以感应汽车两侧和后方的障碍物,更高级的汽车还配置了度影像。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恢复本来就应该有的大视野。

视野在驾驶安全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自动驾驶首先需要解决的还是视野问题。无论是采用摄像头还是激光雷达技术方案,都是在为汽车本身制造眼睛,以取代驾驶员的视野。从各类解决方案中分配的研发精力和耗费的资金比例来看,汽车视野仍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很简单,车在什么位置、处于什么场景、前后左右的情况,就是驾驶汽车最先应该知道的信息。

实际上,在所有机动交通工具中,摩托车的视野是最好的。然而摩托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视野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安全驾驶的需求。这一限制主要来自于驾驶员生理结构本身。一些情况下,摩托车的后视镜也存在盲区,需要驾驶员回头观察,以弥补盲区的限制。

从驾驶摩托车我们收获了一个提示,随着速度的提升和场景的变化,人本身适用于步行或跑步的视野就不够用了。

视野越好,事故越少。

事故的发生,驾驶员或者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视野受限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另一部分情况下,即使有良好的视野,也是防不胜防,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去预测环境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又牵扯到另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在良好视野下的安全出行,我们还需要通过见多识广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实践。这类经验我们姑且叫做更高一层的视野。这个视野存在于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心里,可以利用其构建虚拟场景,以预测危险的发生。它们由学习过的交通规则、见过的事故案例、训练过的应急预案等构成。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层次的视野,在一定的场景下,采取一定的套路,以保护交通参与者。

实际上,即使我们拥有再好的视野,也没有旁观者看得清楚。站在车外的人,或者通过视频监控俯视,不仅能看到当事者的前后左右,还能一遍遍地回放视频,或者在心里回放事件,以分析其中的必然性。

在旁观者眼中,所有事情的发生皆非偶然。

人的身体就像一辆汽车,当我们的意识进入身体,视野马上就受到了限制。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器官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探索。这些努力,也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然而,人类的感知频谱很窄,我们没有蝙蝠的超声波探路的本事,也没有狗灵敏的嗅觉,没有鲸鱼利用次声波远距离沟通的本领,也没有猫头鹰的夜视能力。相应地,我们现在通过各种器官收集的信息,也有很多错误的成分在其中,这就造成我们的意识里有相当一部分错误和偏见。就像驾驶员,视野越受限,越不知道自己的状况,这时候做出来的决定,可能错误的成分就越多。

人类当然可以通过仪器设备感知环境,比如利用夜视仪、雷达等等,让人类赶上了一些动物。然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扩展视野。这就像配置了度全景摄像头的汽车一样,弥补了部分受限的视野。

而最终,坐在车里的本质没有改变,终究没有旁观者看得清楚。当人类需要奔跑的时候,受限于自身视野的局限性就显露出来了。

跳出自身,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满足奔跑所需要的视野。

这时候,我们不仅要看书学习,还需要实践,以学习和实践作为基础进行思考,以构成视野之上的视野。

而要达到跳出自身的限制,以旁观者的角度把握整体,从而像俯视摄像头一样看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可能还需要甄别本身就受到限制的器官传导给我们的信息,进而放弃部分建立在错误信息之上的思考,跳出这部分意识的桎梏,重新构建整体的本来面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