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口大湾区企业加速布局无人驾驶车联
2023/1/12 来源:不详文/羊城派记者林曦实习生肖隆辉
近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正式发放了4张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行业人士指出,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应用的落地,网络升级带来的产业和科技革命也将进入高潮期。
羊城派记者在近期采访中发现,在5G技术的落地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诸多企业已经纷纷提前布局无人驾驶、车联网、高清视频等领域,加速5G相关技术产业的落地和应用。
5G护航无人驾驶商业落地
在深圳,作为5G技术的“头号玩家”,华为不久前展示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MH,该模组搭载华为自主研发的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具有单芯多模、高速率、高质量的特点,同时还集成车路协同的C-V2X技术,助力智慧交通和智能驾驶。
据羊城派记者了解,华为5G车载模组将于年下半年为汽车行业开启5G商用进程。
在广州,文远知行WeRide去年率先在中国推出无人驾驶远程控制系统(RemoteControl),并与中国联通联手,完成了全国首个在5G网络下的远程控制应用。
从4G网络向5G网络的升级,文远知行运营中心可做到实时获得异地车辆回传的视像信息,并以最高达30-40千米/小时的速度完成对车辆的远程操控,比4G网络提速超过6-8倍。
随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中国联通在文远知行全球总部所在地广州生物岛上全面覆盖了5G基站,共同打造成5G自动驾驶示范区。接下来随着5G网络的全面开通,双方将开展针对无人驾驶边缘计算(MEC)的研发。
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在5G时代,时延的标准会从秒级进入到毫秒级,可以保障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其他障碍物的信息延时在1毫秒内,因此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即时处理周边的各种突发情况。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羊城派记者表示,利用5G网络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性的特点,可实现无人驾驶汽车远程控制、无人驾驶非核心算力向云端的迁移等更多的重要应用,从而大幅度提升无人驾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
5G为车联网建设注入新能量
在出行领域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下,不论是自动驾驶还是车联网的进化都离不开5G技术。
在众多5G行业应用中,智慧交通和车联网被认为是汽车产业变革的“排头兵”,也是5G产业最成熟和清晰的应用场景。随着5G车联网测试验证逐步完善,5G车联网大规模部署的条件日益成熟。
广州高新兴科技集团自年便开始在5G车联网领域积极部署,已确定投入2亿元支持5G和V2X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目前高新兴已与高通和一些汽车品牌达成合作,计划年发布支持5G-V2X的量产车型,并正与更多车企在5G车联网领域开展合作。
高新兴科技集团首席方案架构师兼战略品牌总经理吴冬升表示,智能网联和车联网的终极发展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和自主交通。通过人、车、路、网、云五位一体的方式,多维构建5G车联网架构,可以很好支撑未来的智慧出行,将车真正打造成第三空间。
作为5G的核心技术,移动边缘计算MEC(MobileEdgeComputing)技术也将为车路协同产业的演化注入强大能量。
5月22日,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正式发布5G车路协同开源平台,该平台聚焦于基于边缘计算的车路协同领域,助力5G时代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快速落地。
目前,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已经与交通部公路院、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英特尔、诺基亚、中国联通、东软等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推进5G与出行产业的融合与落地。
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总经理刘昕表示,腾讯将加速推进5G应用在智慧出行领域中的落地,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合作伙伴,同时也通过腾讯的海量应用和用户来驱动5G产业的发展,助力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的使命。
此外,轨道交通的5G应用也提升日程。
近日,中兴通讯与佳都科技在广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轨道交通5G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
据了解,具备大连接、大带宽、低时延等技术特征的5G通信技术十分契合轨交科技发展的通信新需求。结合中兴通讯提供的网络切片、多接入边缘计算等技术,5G网络可为轨交行业提供高速、可靠、低时延和高安全的综合信息通信服务,可满足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发展需求。
为视频传输加速,助力超高清直播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5G的到来还会加速网络视频以及虚拟现实的发展,尤其是解决8K及以上超高清内容的传输问题,催生更大数据流量的使用。
近期,腾讯云推出了8K超高清5G直播编码服务,由腾讯明眸-极速高清2.0和腾讯云直播搭载韩国最新5G网络,将为韩国棒球联赛提供5G超高清(8K/16K)现场直播。
体育类赛事场景视野大,用户需要观看到整个赛场场景,在精彩时刻还需要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