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为何不配做纯电动汽车的对手,混动汽

2023/4/13 来源:不详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日前,威马汽车沈晖讲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燃油车真的不配做纯电动汽车的对手吗?

不论这样的观点出自威马还是蔚来,亦或者是已经停产燃油车的比亚迪,这确实都是客观事实;虽然现阶段燃油车的产销量仍旧比新能源汽车高,可是呈现出的趋势已经是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在不断缩水,市占率低的电驱汽车却在不断增长。

这一正一反说明了趋势,只是淘汰燃油汽车的核心因素不仅仅是使用成本,还有驾驶品质的提升,以及电动机的高效率带来的“空间PLUS”。

下面就从三个角度解读两类车的差异,首先还是来看成本。

家用代步汽车目前的主流尺寸标准是「紧凑级/A」,A级轿车的平均油耗在8~9L/km区间,SUV车型的标准则为10L/km上下;92号汽油在部分地区一度涨超每升九元,现在在8.5元上下,那么主流轿车按照8×8.5的标准计算,百公里开支就是68元,每公里六毛八,看似数字不夸张,但是一万公里就要元哦。

SUV则是每公里平均八毛五,一万公里为元。

然而这个数据是保守的,家用汽车主要用于短途通勤,通勤道路多少会面对高峰期的拥堵;在这种实际场景中驾驶汽车,耗油量往往要比平均值高出2~3升,主流代步车每公里的开支也可能会达到一元上下。

购置电动汽车或插电混动(涵盖增程)汽车后,可以申请安装车辆专用充电表,峰谷平均电价0.5元,谷电最低0.3元一度;按照紧凑级轿车平均电耗15kwh/km计算,百公里开始按照均价也只是7.5元,每公里0.元,一万公里则是元,比同级燃油动力轿车省下了元,十年就省出了一台小微型代步车。

A-C级SUV的百公里平均电耗是20kwh左右,同样按照均价计算,每公里的开支也只是一角,每年的开支是一千元;比同级燃油车每年减少至少0元左右的开支,十年下来也挺可观了,这就是使用成本的优势。

第二个升级点-「驾驶品质」

电动汽车的驾驶品质是远超燃油车的,首先电动机基本没有噪音,即便是急加速时也只有强度很低的非低频噪音;其次电驱车的加速会非常平顺,因为电机可以以高转速运行并保证能耗成本可控,没有磨损保证了使用寿命足够长,可以以低中高转速直接调整车速,这样就不需要变速箱,以发动机直驱车轮必然会非常平顺,可是燃油车总需要有变速器来换挡,而只要换挡就必然会出现顿挫,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变速器。

除体验的优势以外,对于司机而言,电机带来的是美妙的加速感。

畅快地加速需要两个要素,其一是强大的低转扭矩爆发力,其二是足够高的功率;大扭矩可以让起步加速的推背感更强,中低车速区间想要加速快,需要的是发动机低转速就能输出大扭矩,涡轮增压发动机需要到一两千转才能达到峰值,而电动机起步瞬间即可爆发最大扭矩,这就是差距。

所以电驱汽车不论对比司机还是乘客都是非常友好的,一般只要尝试驾驶或乘坐过,再用回燃油车就会感觉非常难受。

第三个升级点-「空间体验」

汽车一定是空间越大驾乘体验越好,这是没有争议的,不论车辆使用什么高标准的悬架,在车里伸不开腿也还是会感觉很憋屈;所以汽车的尺寸才会越来越大,但汽车尺寸加大也要有两个前提。

其一是消费升级,其二是技术升级。

消费升级无需赘述,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有钱了,有钱就能提高生活品质;于是在选车的时候会自然淘汰掉微型车,小型车逐渐成为主力——不是说紧凑级车是目前的主流车标准吗?其实紧凑级车成为主流车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普及;这发动机实现了在不提升排量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实现了高性能与低油耗兼备,小排量1.5T就能达到曾经3.0L-V6NA的高标准。

人们曾经不能接受紧凑级或更大尺寸的汽车,主要原因有车辆价格偏高,但核心还是因为大排量发动机的耗油量过于夸张;而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低油耗与高性能兼备,此时就能选择再大一些的车了。

电动机的效率是内燃机的几倍,转化动力的过程中的损耗非常小,等效能耗本就比燃油车低很多;同时电能作为永续利用资源总不会很贵,便宜的电能加上高效率的汽车,用车成本可以比燃油车低十倍有余。

这个标准要比一般摩托车还要低,而现在的司机们能接受的是紧凑级燃油车的用车成本。

那么只要有选项,司机们是不会吝啬于选择更大尺寸汽车的,而汽车厂商也会在使用成本巨大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大车辆的尺寸。

观点:

电驱汽车淘汰燃油车是必然的,因为带来的不仅是用车成本的下滑,还有驾乘品质的提升,重点是车辆空间的加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而燃油车已经没有任何提升的空间,甚至于还在倒退,比如为了控制制造成本而使用三缸机。

这又是一正一反,电驱汽车的品质不断提升、伴随销量提升,燃油汽车的品质不断下降、伴随销量下降。

插电混动汽车呢?

其实插电混动汽车、包括增程汽车都只是过渡,是给以长途驾驶为主,更在意时间成本的司机所使用的;面对普通司机则是一种安慰剂,说白了就是有里程焦虑但根本不会被里程焦虑困扰,只是因为里程焦虑想要选择一台还能加油的车,那么可以油电混合驾驶,也能够在日常通勤时作为纯电动汽车使用的车辆就必然会是最佳选项。

但是一旦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再有突破,同时伴随制造成本的下滑,实现与同级别(尺寸)的燃油车做到同价格,插电混动汽车的时代也就结束了;所以汽车最终还是会以纯电动为主,插混或增程会主要用于商用车型领域。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