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把小康送上天

2023/6/16 来源:不详

文丨巨潮商业评论,作者丨程度,编辑丨王方玉

01年以来,小康股份股价大涨10%以上。对其自信爆棚的投资者大有人在。非常明显的是,这份自信很大一部分来源就是华为的加持。

合作伙伴需要华为的技术加持。以小康股份(SH:)为代表的一部分车企,是相对传统的汽车制造业企业,在智能汽车所需要的操作系统、智能座舱、无人驾驶/辅助驾驶等方面积累有限,华为的技术与产品可以帮助小康补齐这部分短板;

华为则需要合作伙伴搭载自己的技术力量。华为“不碰整车”的造车逻辑已经由任正非亲自立了Flag,这一战略必然将会被尽可能贯彻下去。此前关于华为收购某家车企、自己造车的传闻大概率不会是真的。

而想要在不造整车的同时,尽快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依靠与合作伙伴之间的配合,此类配合不仅局限于小康股份。

除了小康之外,华为还重点与北汽合作,向北汽极狐汽车输出智能驾驶技术。北汽蓝谷的董事长刘宇对此表态非常直接:“现在要问我车里什么最重要,我认为就是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并且“当下仅依靠主机厂自身已难以独立完成一款智能车的全流程研发制造。”

华为与小康、北汽的合作,看似是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但其中暗藏一个关键点:华为现阶段坚决不碰整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弄明白这个关键点,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看清楚小康股份不断的涨停是否有足够根基,以及两家公司未来发展演进的路线。

小康的曲折造车路

本次大涨之前,小康股份上市后并未有过高光时刻。消费者对其认知,也大多局限在王宝强代言的“东风小康”微车。

“东方小康”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与东风汽车的合作品牌,是小康股份的基本盘,在全国微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这与小康集团身处重庆有关。早在年上市时,小康汽车就明确判断“未来中长期我国汽车市场将长期增长,同时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正在替代沿海地区一二线城市,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小康用不起眼的功能性微车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年之前,其毛利率长期保持在0%左右,这样的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已属上乘。

年成了小康股份经营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小康汽车每年能够收获3亿元左右的扣非净利润。受益于汽车周期和下沉市场的购车大趋势,年6.30亿元的扣非净利润比年实现翻倍。

小康股份扣非净利润表现

但资本市场上小康的股价却跌跌不休,到年最辉煌年报数据发布时,股价相比高点已经腰斩有余。

随后从年开始,电动化开始深重地影响到这家企业的财务数据。小康股份在年的年报中明确告知:

因公司智能电动汽车投入增加期间费用及财务费用,导致年度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9.44亿元;

受到电动汽车新业务投入较大的影响,以及传统汽车行业下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85.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3.84%。

到年4月,小康发布了新能源转型的产品SF5车型——最早的名字也并不是赛力斯。但当时这款车的销售数据惨淡异常,不仅没有帮助小康股份获得市场的认可,反而又将其股价砸下去了大约30%。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小康的新能源战略与贾跃亭类似,都是想先在美国市场搞出动静,然后再拓展中国市场。为此董事长张正萍亲自挂帅,在美国做了一家名为“SFMOTORS”的汽车公司,并标榜为全新的“硅谷造车新势力”。

年3月“SFMotors”在硅谷发布了SF5

但最终SFMotors的早期战略并未获得成功,SF品牌进入中国后,00年7-10月销量分别为60台、59台、台、台。

小康股份曾经多次对外表示,公司的电驱系统、电池PACK、增程器都是自己研发生产,并达到各类优秀水平。但对于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等软件方面的披露并不多。可见其过去一段时间的研发投入,基本解决了新能源硬件体系的问题,但在智能化方面尚未实现太多积累。

不佳的销售数据,让小康开始寻求在SF已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01年开始,市场上开始传来越来越多关于小康与华为合作的消息,并在01年1月0日得到了小康方面的确认,当时其股票价格还不到15元。

华为“金手指”

自从4月19日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车赛力斯SF5入驻华为商城以来,短短一周的时间,赛力斯SF5的订单就达到了。而00年SF5的销量仅为73辆。也就是说,SF5这一周的销量就是去年全年订单的六倍。

一家此前几乎毫无声量的车企,因为与华为合作,得到了极大的市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