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按下暂停键无人驾驶产品的时间表
2023/4/22 来源:不详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摘要: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死亡事故后,英伟达宣布暂停全球无人驾驶路面测试,股价创出历史第三大单日跌幅。有分析认为,这将打乱英伟达“无人驾驶车三年内上路”的计划,令其时间表被重估。
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行人事件在全球引发震动,这一技术当前正面临严峻考验。
一辆安装了Uber自动驾驶系统的沃尔沃XC90SUV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当地时间3月18日晚上10点左右撞上推着自行车横穿马路的女性ElaineHerzberg。
随后,Uber紧急暂停了坦佩、匹兹堡、多伦多等全球多个城市进行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昨日,向Uber提供无人驾驶技术的供应商之一英伟达(Nvidia)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暂停无人驾驶技术的路面测试。
问题在于:英伟达将无人驾驶技术推向主流应用的日程表是否需要重新估算。
至少加拿大RBCCapital分析师MitchSteves认为,暂停极有可能导致时间表被重估。
此前华尔街见闻提及,英伟达将很多用于无人驾驶技术的芯片产品的时间表都设定在年。CEO黄仁勋去年11月称,自动驾驶汽车将在三年内正式上路。此外,Waymo、丰田、宝马等都将年设为无人车产品落地的重要时间节点。
过去几年来,英伟达一直希望从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浪潮中获取巨大收益,他们还专门研发了可用于实时雷达追踪的GV芯片产品,以及可以进行机器学习的特斯拉V(TeslaV)芯片,目的是利用图形芯片增加在机器学习方面的优势。
“然而,汽车芯片业务目前尚未成为英伟达的主业,而测试时间推迟并且没有重启的时间点,这将会导致汽车业务的时间表放缓甚至倒退。”MitchSteves在研报中写道。
为何重要?
华尔街见闻在《读要闻
“无人驾驶”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还是在最关键的阶段》一文中提及,Uber的这次“致命撞车”势必将引发自动驾驶汽车规定制定的新讨论,甚至打破民众和政府对这项技术建立的信任。
文章还称,更重要的是,这宗交通事故可能对即将到来的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带来巨大影响,拖累行业的前进步伐。美国检察官NeamaRahmani认为,“由于安全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无人驾驶技术大范围铺开的时间要延后了。”
尽管大众、标致雪铁龙等多家企业表示不会改变自动驾驶战略,但一些企业可能会对技术发展进程作出一些调整。丰田汽车也暂停了美国地区的全自动驾驶测试。截至目前,丰田尚未透露何时会重新恢复自动驾驶汽车路测。
不过,通用汽车仍计划于年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进行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替代性方案
CEO黄仁勋在周二的媒体见面会以及投资者日公开表示:
我们暂停测试的原因非常简单:很明显,上周发生的事故给出了新的数据。作为工程师,我们应当停下来观察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
黄仁勋在周二展示了一项新的技术,它是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模拟器,可以让企业在虚拟环境中评估自家的产品和技术,无需在危险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实际测试。
英伟达的工作人员介绍称,虚拟环境可以模拟恶劣的天气、危险的路况以及其他可能会给自动驾驶汽车造成麻烦的状况。不过他们同时表示,这并不能完全排除实际测试的需要。
“我认为,这将使得恢复实况测试的进程加速,我们会加速研发额外的辅助软件,”英伟达自动驾驶产品高级经理DannyShapiro说,“所以,我们并不是说这套模拟系统将完全取代实测,但它会提供更多的模拟里程。”
卖出还是抄底?
在英伟达宣布全球暂停无人驾驶技术测试之后,公司股价重挫7.8%,至.52美元,为年以来历史第三大单日跌幅。
即便如此,英伟达在过去12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涨幅也依然超过%,远超同期标普指数13.5%的涨幅。
尽管MitchSteves估计英伟达的无人驾驶时间表将会重估,但他对英伟达仍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美元。
SunTrustRobinsonHumphrey公司分析师WilliamStein重申对英伟达的买入评级,同时建议投资者趁股价下跌时逢低买入。他认为,英伟达的汽车业务还不是收入的主要贡献来源,目前没有受到打击:
我们不认为暂停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会影响该业务的收入。具体来说,英伟达的汽车营收主要来自于娱乐收入,该业务营收在未来两三年都不会成长为重要收入来源,同时公司的自动驾驶研发将继续,不会因暂停实况测试而中断,他们还在进行大量的模拟测试。
B.RileyFBR分析师CraigEllis也推荐英伟达“买入”评级,目标价美元。他认为,英伟达虽然暂停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实测,但他们与汽车制造商伙伴保持着独立的关系。
媒体并没有报道受到影响的测试汽车数量,CraigEllis预计,可能有10-20辆左右。“此次暂停并不适用于其他一级合作方的项目。”
他还指出,英伟达还有很多配备人类司机的汽车,它们将继续收集相关数据。“虽然我们无法剔除市场负面预期的风险,但我们确实认为,市场对于暂停可能导致的营收冲击和声誉风险反应过度了。”